有前面五篇文章的铺垫,接下来的操作对非程序员来说可能有点硬核。懒惰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能让人提升生产力,那可以试试水。
Beancount语法小抄

Beancount-Trans 自动解析账单
nginx配置公网访问账本(需认证)

参考链接
致谢
https://byvoid.com/zhs/blog/beancount-bookkeeping-3/ # [推荐]完整项目
https://wzyboy.im/post/1063.html # Beancount —— 命令行复式簿记
分类标签归档:Beancount
有前面五篇文章的铺垫,接下来的操作对非程序员来说可能有点硬核。懒惰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能让人提升生产力,那可以试试水。


致谢
https://byvoid.com/zhs/blog/beancount-bookkeeping-3/ # [推荐]完整项目
https://wzyboy.im/post/1063.html # Beancount —— 命令行复式簿记
Beancount系列文章的前四篇已经基本覆盖了常用的复式记账方法。记账本身是一门经验的学问,不仅包括账本身怎么记,还包括了「账本」怎么整理。这篇文章不涉及复杂的会计学概念,只是从经验、工程的角度来讲一讲我实际记账过程中账本是怎么组织的。
目前为止我们假设所有的Beancount记录都是在单一文件中的,这个文件会随着账目的增多越来越膨胀,直到用编辑器维护不便。
Beancount 允许将账本拆分,然后通过 include 语法将账本进行关联起来。利用这个简单的语法,就可以将一个巨大的账本分成若干个较小的账本,方便管理和查找。但Beancount 最终会把所有交易都读到内存里后按日
在借贷记账法中我粗略介绍了Beancount的基本记账方法和一些常见的规范,但这已经能满足日常生活的记账工作了。这篇继续讲述Beancount的常用语法,主要内容是对账和资产折旧。
在每次记账后根据fava中的错误提示修改出现的错误,其实Beancount的语法规范已经避免了很多可能导致「账不平」的错误,但是对于数额本身的错误,或者某条账目漏记并没有办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定期对账。
所谓对账,其实就是将可视化界面的资产负债表中的结余与自己的实际结余对比,看数额是否一致。在资产负债表上点击任意账户,可以进入账户的明细界面。账户的明细界面列出了涉及该账户的每一笔交易,点开后可以看到具体的交
事件指令用于跟踪某个变量的值,例如位置 :
2023-01-04 event "Record" "洗牙"
2022-09-12 event "Location" "浙江杭州 -> 浙江温州"
2022-09-11 event "Location" "浙江温州 -> 浙江杭州"
2021-08-23 event "Employer" "入职 | xxx有限公司 | 温州 | 运维工程师 | 薪资 8000"
2复式记账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账户为核心,Beancount的系统整体上就是围绕账户来实现的。Beancount 中账户名支持层级,以英文冒号: 分隔,如 Assets:Card:1234。但第一层必须是以下五个账户之一,日常交易中涉及到的账户,一定可以归于其中某一类:
首先先回答我几个问题:
接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记账,以及你是否已经想好如何将记账这件事融入你的生活甚至变成一辈子的习惯。记账这件事是那种容易让人因为一时冲动开始,但是很快就放弃的事情。每个记过账的人都有不同的原因和契机,但能坚持下来的则凤毛麟角。
我的回答是,实现财务自由(即资产产生的收入不少于生活开销)。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开销,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资产、收入,即使一夜暴富,财务自由也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因为你不知道现有的资产够你生活多久,换句话说就是「退休」,只不过有人能在三十多岁退休